從電影《美人魚》看家具行業的掙扎與警醒
來源: 時間:2016-03-08
那群人魚生活在不為人知的一個角落,生命其實也是聽從命運的安排,無從下手,沒有方向。在這樣的一個狹小空間里,等待厄運的襲來。
縱觀如今家居行業,各種倒閉、抗租潮、生產過剩庫存壓力大、互聯網+的威脅,都在對應著那艘“破船”,而我們又是怎么樣應對的呢?走一步是一步還是在乎眼前的蠅頭微利呢?是跟著潮流走——小美、新中式、北歐,還是守著自己的一畝二分田呢?說到底這些想法都錯了,其實如今行業發展,很簡單,就像《美人魚》中姍姍所說,如果地球上沒有一滴干凈的水,沒有一口干凈的空氣,有再多錢有什么用呢?家具行業也是如此,沒有一個健康的生產方式與市場環境,眼前的蠅頭微利又算得了什么呢?
家具企業醒醒吧,近年來流行的“斷舍離”一樣適用于行業發展,那些阻礙家具行業在當今時代發展的因素都要去除。
去庫存。都在說庫存,而去庫存,是如今每個企業都要做的。房地產的復蘇、精裝房的存量時代,消費者的剛性需求……都是去庫存的有利因素。當然去庫存反映的一個核心問題,在筆者看來還是企業的生產方式的變革。通過數據化的管理,把數字分解到實際的生產與市場上去,這才是去庫存的一大砝碼與關鍵。
論品質。現在小美、新中式、北歐開始甚囂塵上,讓許多家具企業看到了風口。但是誰又知道,這其中存在的風險呢?如果說,一家實木企業做的還不錯,想嘗試新中式,同時它又具備市場的開發能力,對新中式又有自己的獨特理念的話,這樣的企業可以在風格化方面大做文章。但是,如果軟體做新中式、純實木做軟體的話,這樣的企業需要想好其中的風險。單純想利用潮流賺上一筆的話,最好不要想的好。
聲吶:警醒一直在,還需開放以對
“要關,屎都拉出來了”,粗俗中把聲吶對生物的危害生動說出。其實家具行業也存在眾多的聲吶,危害或者影響著行業的發展。
互聯網+。互聯網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本來互聯網是工具,看家具企業怎么看。你要是把它看做是家具行業的障礙的話,它就是障礙。如果能夠好好利用的話,互聯網完全可以“臣服”于家具行業,為家具行業服務。像顧家、左右、慕思等企業已經在行業中走出了關鍵的步伐。到底怎么用呢?不同的企業當然要有不同的措施:首先,利用互聯網思維可以推廣品牌。移動終端、朋友圈、微信好友、招商……都是推廣品牌的好時機,不同于傳統的推廣渠道,互聯網+時代的推廣可以超越時間空間,做到無處不在,其中關鍵的互聯網思維的維度,這就需要企業經營者的高度啦。如今要想宣傳品牌,太簡單了,朋友圈一發,或者群發消息都會有眾多粉絲會關注到。這是一個開放的時代,更需要一個開放的思維。
借力。如今都說家具銷售難做,賣不出去。其中反映的有市場的乏力,但筆者認為更多的是如今的銷售還沒跟上時代的變革以及行業的變革發展。如今的互聯網時代,需要的是借力。首先,借勢。家具企業活動眾多,年會、招商會、展會、新聞發布會等等,還和往常一樣,眾多的企業還是照常的舉行各種會,年會吃喝玩樂、新聞發布會是記者提問老板找稿子讀……這樣不是一種原地不動嗎?要想發展,就需要各方面都需要創新發展。發揮各種活動的最大的價值,年會就需要把企業的文化、優惠政策、凝聚力塑造出來,因為這是繼往開來的活動。招商會在招商的同時,還需要讓經銷商明白企業品牌的優勢以及上升空間,同時塑造企業的各方面優勢,讓經銷商玩命為了企業干……。其次,是借人。在大學學傳播學的時候,有個詞很是熟悉:意見領袖。這個意見領袖可以讓眾人唯其馬首是瞻,指哪打哪。所以新的一年,企業不妨發揮企業自身的人脈資源優勢,找行業專業人士為企業指導,找協會大咖為企業發展方向指點迷津,找身邊的朋友做自己的銷售員……其實是我們自己把自己孤立了,誰想到外邊還有那么多戰友呢!最后,與敵人合作。這是一步奇招。當然其中可以有很多技巧,比如實木的和軟體的合作,豐富產品的同時,又在節省開支成本。比如軟體中棉麻沙發和中高檔軟床也可以合作,一同打造獨特的睡眠空間。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具體操作的化敵為友的措施。
那艘破船,你還看得見嗎?聲吶你還聽得見嗎?我們一直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不是時代太糟糕,而是我們沒有找到它的美好!家具行業本質上是一個美好的行業,它承載了多少家庭最簡單又高要求的生活追求,所以2016化繁為簡,創造非凡,回歸原點,家具企業該找到本質的自己啦!
上一篇:已經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