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A2016年工作重點:飛檢和藥審改革
來源: 時間:2016-03-09
2015年全年完成藥品審評9394件,比上年增加90%,解決注冊積壓初見成效。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在會上介紹,為提升中國藥品質量和療效,2015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提出了提高仿制藥審批標準、優化臨床試驗申請等10項政策。并加快具有臨床價值的新藥和臨床急需仿制藥的研發上市,按“特別審評程序”批準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新藥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世界首個手足口病預防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生產上市,完成了我國自主研發的重組埃博拉疫苗的臨床試驗申請審批、醋酸阿比特龍片等腫瘤用藥的上市審評。
“同時,我們也在整肅臨床試驗數據造假‘潛規則’,著力凈化藥品研發生態環境,確保百姓在用得起藥的基礎上用得放心。”畢井泉說。2015年7月,國家啟動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對待批生產的1622個藥物臨床試驗項目數據真實性、規范性進行核查,并分3批派出20個檢查組開展現場核查。截至
畢井泉指出,當前,藥品行業面臨著生產原材料、勞動力成本、研發費用等上升,招標競價壓力加大,企業利潤空間壓縮等問題,個別企業摻雜使假、制假售假、擅自改變工藝、非法交易等問題時有發生,監管隊伍不強、技術水平不高、主觀能動性不夠等依然是藥品監管工作面臨的嚴峻挑戰。必須在安全質量標準、企業生產經營行為規范、藥品醫療器械研發技術指導原則、法規規章制度、監管信息化、檢驗檢測體系、職業化檢查員隊伍等方面加強建設,重點加大監督檢查、產品抽檢和案件查處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四個最嚴”仍系2016年CFDA工作的關鍵詞。
據悉,2016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將加快推進仿制藥質量療效一致性評價,促進制藥工業提升高科技產品的含金量;加快推進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試點,有效調動研發人員的積極性并減少藥品生產的低層次重復建設;建立以臨床療效為導向的審評制度,確保上市藥品發揮名副其實的療效;推進醫療器械分類改革,鼓勵醫療器械創新研發。
畢井泉在工作報告中提出2016年重點任務:
一是加大基層工作力度。
二是重點加大基礎建設力度。
三是重點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四是重點加大產品抽檢力度。一要統籌計劃。總局今年擬安排抽樣129.3萬批次,覆蓋33個食品大類,129個食品品種、200個食品細類;抽樣對象覆蓋13.3萬家獲證生產企業。各省也要統籌抽檢計劃,減少重復抽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二要問題導向。要突出安全性指標以及輿情監測、監管發現問題但尚無標準的項目,要增加高風險品種檢驗頻次。三要合理分工。總局鎖定全國流通、規模以上、市場份額大的生產企業,省局要鎖定除總局抽檢對象以外的省域內規模較大的生產企業。對食品生產聚集區、集中交易區、集體餐飲場所以及中小學校園及周邊等問題多發區、易發區,要及時安排專項抽檢。四要規范管理。要制定食品抽樣檢驗工作制度,明確計劃、實施、處置、公布、分析各環節的具體要求,提高抽檢工作的規范化水平。信息公開要嚴格按照程序進行,發布信息要客觀準確,風險解讀要科學嚴謹。產品不合格信息公開以后,還要對不合格產品召回、下架、銷毀等處置情況密切跟蹤并及時公布。
五是重點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偩忠哟笾苯硬樘幇讣牧Χ?;加強對行業“潛規則”性質違法行為的打擊;加強案件查處的督辦。要更多地從發現違法行為的角度考慮,進行正面引導,鼓勵職業打假提供威脅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的大案要案線索,對舉報查實后按規定予以獎勵。
六是重點加大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力度。關于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制度改革問題,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醫學用途食品注冊和監管制度,加強特殊食品準入和管理;研究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審核評價機制,完善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工作體系;新的生產經營許可證啟用工作,并開展督促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