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官員:郵件門是壓垮科米的“最后一根稻草”
來源:新華社 時間:2017-06-27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9日突然宣布解除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職務,美國輿論嘩然。有美國官員稱,特朗普對科米積怨已久,但令特朗普下定決心換將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終還是“郵件門”:科米即將出席參議院就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郵件門”事件的調查聽證會,特朗普方面希望提前閱看證詞,遭后者拒絕。
作為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主導了對希拉里“郵件門”的調查,從而與特朗普、希拉里糾葛不斷。特朗普勝選后,外界一度猜測科米將難以留任,但科米表態能干滿10年,直至9日突然被解職。
路透社援引沒有公開姓名官員的話報道,特朗普、司法部長杰夫·塞申斯和司法部副部長羅布·羅森斯坦想要開個“碰頭會”,提前了解科米為5月3日參院聽證會所作準備。然而,科米拒絕了。
按路透社說法,官員作證前把證詞給上級過目,符合美國政壇文化。科米的拒絕被特朗普及其幕僚認為是違抗,也就“讓人覺得他不再適合繼續履行職務”。
科米后來在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作證4小時,稱一想到他在總統選舉投票日前11天重啟“郵件門”調查可能影響選舉結果,就令他難受。不過,他不后悔這一決定,如果重選一次,他會不改初衷。
另外,沒有公開姓名的特朗普前顧問說,特朗普對科米的不滿還在于,他認為科米在“郵件門”調查中幫助希拉里撇清責任,但在聯邦調查局對特朗普競選團隊與俄羅斯是否存在關系的調查中卻“換了副面孔”。
“他(科米)為自己對希拉里所做的事感到遺憾,對特朗普卻沒有這樣的表示,”該顧問說。
在白宮9日公布的文件中,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的備忘是特朗普決定解職科米的原因之一。羅森斯坦寫道,科米在沒有得到司法部批準的情況下擅自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郵件門”調查結論,即不予刑事指控希拉里,這一做法是錯誤的。科米只應宣布他的調查結果,把調查發現移交檢察官,再由檢察官決定是否提起刑事訴訟。
【另有說法】
對科米“被炒”,國會消息人士提供另一種說法,即科米此前曾尋求更多“資源”,以調查特朗普團隊在2016年總統選舉中是否與俄羅斯串通。
今年3月,科米在國會聽證會上首次公開證實,聯邦調查局在調查俄羅斯政府干預美國2016年總統選舉的指控,調查范圍包括特朗普競選團隊是否可能與俄羅斯存在關聯。今年1月,美國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和國家安全局共同發表報告,指責俄羅斯干預美國總統選舉,這一說法被俄方堅決否認。
路透社援引國會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科米日前向司法部尋求更多資源支持,以調查特朗普競選團隊是否通俄。讓科米作出這一決定的是,也在調查特朗普競選團隊與俄羅斯關系的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要求聯邦調查局加快“進度”。
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要員黛安·范斯坦表示,她了解科米加大調查資源的要求。
被問及科米曾向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要求更多調查人手的報道,司法部發言人伊恩·普賴爾回應稱:“完全失實。”
科米在寫給聯邦調查局工作人員的告別信中說,他從不懷疑,“一名總統可以以任何原因解職聯邦調查局局長,也可以不需要任何原因”。他不會花時間深究自己為什么被解職,以及被解職的方式。
特朗普9日解除科米職務,把解職信送到聯邦調查局總部大樓時,科米正在加利福尼亞州出差,還準備在一場聯邦調查局招募新人活動上發表演說。聞訊后,科米匆匆返回華盛頓。
【特朗普批“偽善”】
特朗普與科米早有積怨。他在白宮橢圓辦公室會見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時,就表達了對科米的不滿。特朗普當時說:“他沒有做好本職工作,很簡單。”
美國白宮發言人薩拉·桑德斯說,特朗普自從去年11月當選后,就一直在考慮撤換科米。聯邦調查局隸屬美國司法部,但科米一直在回避司法部指令。
此前,也有不少民主黨人對科米在“郵件門”的調查頗多非議,但科米遭解職后,不少民主黨議員紛紛聲援科米,稱解職時機有問題:一方面,特朗普上臺后即可撤下科米,另一方面,特朗普又在不斷批評聯邦調查局和國會對俄羅斯干預2016年總統選舉的調查。
特朗普在微博客網站推特上寫道,科米在首都圈已經失去信任,不論共和黨人還是民主黨人都不相信他。“民主黨人抱怨科米不是一天兩天了,現在他被解職了,他們又出來裝作憤憤不平。一群偽君子!”
民主黨人要求司法部任命特別檢察官,對特朗普團隊是否通俄進行調查。美國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保羅·瑞安說,解除聯邦調查局局長在總統職權范圍內,任命特別檢察官沒有必要。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人米奇·麥康奈爾也表示,民主黨人對科米本就屢有批評,如果現在任命特別檢察官,只會讓已在進行的調查受到阻撓。
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副主席馬克·沃納說,他和情報委員會主席理查德·布爾已經要求科米16日到情報委員會作證。(陳立希)(新華社專特稿)